“中式精致生活大家居”樣品展示
此前,聯合國選擇2011年10月31日作為70億人口日,但人口學家估計,這一日期的誤差範圍超過1年,在2011年3月20日至2012年4月12日之間的某一時刻,世界人口達到了70億。
據德國之聲今年2月報道,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(ISEAS)的一項年度調查顯示,認為美國在東南亞的參與度有所增加的受訪者(45.8%)較去年(70.6%)明顯減少。值得注意的是,5月的特別峰會原定於1月舉行,但白宮多次修改會議時間,之後更是單方麵宣布將在3月舉辦這一曆史性會議,讓東盟國家普遍不滿。
這些經驗教訓讓它們當前對拜登政府持觀望態度,不會一味相信其提出的新倡議,僅在外交辭令上作禮貌性回應。拜登上台以來曾數十次表達對東盟國家的重視,然而實際行動卻與表態有點矛盾。引入美國以平衡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——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認為,這是東盟國家希望從華盛頓得到的東西之一,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想與美國結盟,而是實施平衡外交戰略。
今年5月在舉行美國-東盟特別峰會時,華盛頓將一些東盟國家領導人請到白宮,然而拜登卻因為太忙沒有與這些領導人進行雙邊會晤。據美國公共廣播公司11月15日報道,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稱,美國國會今年早些時候就批準了400億美元資金援助烏克蘭,其中3/4已經撥付或承諾支付。
除非能夠彌合這一差距,否則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政策沒有成功的希望。
11月12日在美國與東盟領導人峰會期間,華盛頓剛剛表示將雙方關係升級為全麵戰略夥伴關係,並稱東南亞地區是美國所謂印太戰略的核心,期待建立一個開放自由、穩定繁榮、有彈性和安全的印度洋-太平洋。[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劉信]韓聯社18日報道稱,朝鮮18日上午在平壤市順安地區向東部海域發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,引發韓國方麵強烈反應。
韓聯社稱,韓、美國防部的導彈政策協商機製18日首次開會討論應對朝鮮發射問題方案,朝鮮也選在當天發射洲際彈道導彈,似乎展現出以強對強的姿態,以回應韓美日針對朝鮮而加強的合作。聲明稱,朝鮮此舉公然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,是加劇半島及域內緊張局勢的重大挑釁行為。
韓軍和專家分析認為,朝鮮18日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若以正常角度發射,射程可達1.5萬公裏,打擊範圍可覆蓋美國本土全境。17日,朝鮮外相崔善姬嚴正警告美日韓稱,三方密謀必將起到致使朝鮮半島局勢陷入更為不可預測局麵的作用